“六氣”了然竹在胸 勇做教壇“挑山工”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 秦皓舒 |
||
|
||
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 秦皓舒
摘要:氣勢雄渾的泰山孕育了“挑山工”這一獨特群體,也淬煉了以“埋頭苦干、勇挑重擔、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為主要內容的泰山“挑山工”精神。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視察,發出了山東廣大干部群眾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偉大號召。殷切期望標定前進方向,置身于兩個百年的時代交匯點,“挑山工”精神更被賦予簇新的時代內涵。 文章著眼于“挑山工”職業自身,從文學、文化角度詳盡闡述了“挑山工”精神的脈絡流變,解讀了“自強不息、踏石有痕”的精神實質。立足教育崗位,放眼嶄新時代,詮釋“挑山工”精神,要執著于信念堅定、心無旁騖的志氣,要砥礪于勇挑重擔、敢于履責的硬氣,要植根于素養豐厚、理念先進的底氣,要踐行于激情滿懷、凌攀高峰的豪氣,要恒定于腳踏實地、永不懈怠的銳氣,要秉持于人師世范、境界高遠的骨氣?!傲鶜狻币I、成竹在胸,理性審視、壯懷激情,視角獨特、論述從容,契合實際、匯集大成,以教育情懷固守對教育的牽掛與守望,把新時期泰山“挑山工”精神踐行成為美好信仰的心靈圖騰。
“冬天著薄衣,夏日赤著背,長長的扁擔挑著貨,在盤道上晃來晃去……”古往今來,人們對于泰山挑山工的初印象成了“苦力人夫”的群體畫像;但曾幾何時,人們又從挑山工那自信的笑容、堅定的步伐、樂觀的表述、豁達的談吐中,讀出了生活的勇氣和希望。于是乎,“挑山工”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生命個體,他儼然成了人們生活中一種堅韌不拔的品格,一種蘊含著自強不息理念的主體自覺,自我負重、努力前行,目標在前、永不休止,這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源自內心修養的精神標識。 現當代以來,以李健吾、馮驥才等為代表的文學大師,更是以如椽巨筆,將泰山“挑山工”形象生動再現于文學藝術之廊,“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扁擔兩頭的繩子掛著沉甸甸的貨物。登山的時候,他們一只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只胳膊隨著步子有節奏地一甩一甩,使身體保持平衡。他們的路線是折尺形的從臺階的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到了臺階右側,就轉過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一次轉身,扁擔換一次肩,他們這樣曲折向上登?!比绱松鷦觽魃竦孛枋?,記錄了“挑山工”們艱辛的勞作和驚人的毅力,令國人肅然起敬;年近期頤的楊辛教授,曾46次登泰山,為挑山工深情吟誦:“挑山工,挑山工,性實在,不談空。步步穩,擔擔重,汗如泉,勁如松。頂烈日,迎寒風,春到夏,秋到冬。青春獻泰山,風光留大眾。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名為《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紀事》的報告文學,則以鮮活的故事和靈動的語言,再現普通勞動者砥礪奮進的堅實步伐,謳歌小人物身上閃耀著的人性光輝,詮釋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內涵;還有諸如濟南孫葆元創作的小說《上天街》,江山、 斤墨創作的影視作品《挑泰山》,張家成的歌曲《挑山工》等多門類有深度、有溫度、有影響力的泰山挑山工藝術作品,以“緊扣時代脈搏、講好中國故事”為創作理念,采用多元表達技巧,生動詮釋了泰山挑山工堅定目標、勇挑重擔、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的偉大品質,發揮了良好的文化效應和社會影響。 大美泰山,以基礎寬大的安穩感、形體龐大的厚重感、鎮坤不搖的威儀感而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更被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看成是國家一統、權力至上的象征。獨尊五岳、傲視群峰的泰山,構建了包含大生、大德期許觀念的泰山文化,國之所立、人之所成,泰山成了人民心目中的“國山”,泰山文化也就應時而出“生生不息、厚德擔當”的中華文化之魂。這一方雄渾熱土孕育產生了泰山“挑山工”這一獨特群體,也孕育產生了以“埋頭苦干、勇挑重擔、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為主要內容的泰山“挑山工”精神。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闡述了事關新時代山東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殷切希望山東廣大干部群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殷切期望標定前進方向,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黨員干部、普通民眾,必當牢記總書記厚望重托,堅守初心使命,扛牢責任擔當,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用奮斗實干淬煉忠誠品格,以實際行動把總書記為山東擘畫的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目標在峰頂,困難在腳下,任務在肩頭,熱血在胸中,激情永不息?!边@是新時期對挑山工最真實的寫照?!白詮姴幌?、踏石有痕”作為泰山挑山工文化的精神提煉,也必將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在新時代承載起新的內涵,煥發出新的生機。 “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腳下有乾坤”,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名普通教師,必當力戒浮躁、汲取力量、樹立信仰、明確方向,用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自我擔當,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的勵志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于尋常崗位磨礪自己,為新時代打造人民滿意的幸福教育再立新功。 一、詮釋新時代“挑山工”精神,要執著于信念堅定、心無旁騖的志氣 古語曰“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也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绷⒅臼且患苤匾氖虑?,工作隨著志向走,成功隨著工作來,這是一定的規律。舊的年代,人們生活朝不慮夕,很多民眾出于對生存、生計的顧慮,以匹夫之勇邁步挑山工之列。從那一刻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成為泰山“挑山工”矢志不渝的追求,他們始終懷著堅定的信念,篤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不為風景所惑,不為雜音所擾,不為風雨所動,不到山頂決不回頭,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在漫長的社會發展中,用雙腳一次次丈量泰山,用堅硬的臂膀為自我、也為家庭,支撐起了一方沒有風雨的天。 人生目標,是生活的燈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黔驢拉磨,沒有夢想,整日繞磨苦行,即使行滿萬里,也不過是原地踏步、無功而已;中原愚商,望楚而去,不明方向而只顧前行,雖有千里之馬、萬數盤纏,也不過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徒勞無益。確定了人生的目標,才可能選擇生活的道路,進而才能夠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青年教師,從步入講壇的第一天起,就應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確定自我教育發展的各時段奮斗目標,方能在平凡崗位演繹傳奇,鍛造炫美人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我們是這個時代的接力棒,也是這個時代的雨花石。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為國育才的重任。新時期的我們,理應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按照課程改革要求,堅定獻身教育信念,培養全面發展學生,讓思想上質的飛躍伴隨量的積累而發展。以泰山“挑山工”明確的方向、堅毅的神情,砥礪自我,一步一個腳印,在堅定與充實中,抵達成功的彼岸。 二、詮釋新時代“挑山工”精神,要砥礪于勇挑重擔、敢于履責的硬氣 “挑山工”工作伊始,承擔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一個家庭追求美好生活、實現富裕生存的寄托。作為家庭的頂梁柱,更作為一個家庭所有基業的承擔者,責任面前,他們挑起重擔,賦予了一個家庭最為莊重、也最為殷實的期盼。困難面前不退縮,關鍵時刻豁得出,再重的擔子也敢挑,再難的道路也能走,再苦的活計也要干,從不拈輕怕重,從不挑肥揀瘦,這是家庭的大愛,這是信任的情懷,責無旁貸,希望所在?!疤羯焦ぁ庇脠杂驳谋郯?,挑出了幸福,挑出了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亙古不變的擔當與承諾。 有多大擔當就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就會有多大成就。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青年黨員教師,只有牢固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勇于挑最重的擔子,敢于啃最硬的骨頭,善于接最燙的山芋,立足本職、擔當盡責,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我必當從自身做起,立足教壇實際,用行動詮釋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時代內涵,恪盡職守、履職盡責。崗位上,盡到自己的職責,這不僅是職業的素養問題,同時也是可以讓我們把工作做得更為扎實的基礎和保障。首先要加強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和教育站位。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把課堂的學習內容講對、講清、講活、講透,還要將我們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基本理論和創新理論貫穿始終。在教育好學生的同時,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其次要增強服務意識,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教書育人是我們的本職,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樹牢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意思,愛崗莫過于就是做好自己本身的工作,把教育事業穩扎穩打,把自己的責任感一步步的加強。而敬業則是在教育的基礎上想方法去提升自己,提升這份事業的價值。一個人的價值是不可限量的,而在這份工作上,職業的未來也是不可估量的,愛崗敬業,無非就是在基礎的工作上,做到專一、專注、認真、仔細。 愛崗,是身為一名教師的根本;敬業,是支持教育自身的動力和要求;履職,是對所從事教育職業的尊重;盡責,是打造人民滿意教育的最大承諾。對于教師這份工作,我們看重學生成名成才的教育成果,更應享受這份工作在通往成功途中創造和奉獻自我的那種精神品質,工作日常勇挑重擔、細化分解、夯實肩頭責任,不負人民希望,不負國家所托,必能贏得社會和人民對教育的那份尊重和光榮。 三、詮釋新時代“挑山工”精神,要植根于素養豐厚、理念先進的底氣 如果說,責任詮釋著挑山工對家庭的擔當,那么強健的體格、健壯的體魄則是從事該項職業的“底氣”。底氣是氣力,底氣是勁頭,底氣是信心,底氣是勇氣,底氣是進行任何一項工作堅不可摧的牢固基石。挑山工有底氣,才能在數千臺階上頂酷暑、冒嚴寒,幾十年如一日;挑山工有底氣,才能肩挑重擔,顫巍巍中信步而上,直至峰巔;挑山工有底氣,才能將家庭與責任、親情與希望完美融合,挑出一方湛藍的天?!疤羯焦ぁ庇玫讱馓舫隽艘煌鶡o前,教育一線的我們則應在新時代用扎實的學識、豐厚的素養、先進的理念、豐富的手段固化教育底氣,打造教育事業的美好明天。 教師學識的養成既是知識標準,也是專業要求,更是道德責任。教然后知困,知所困才能解其惑。教學相長是對今天教師學識提高的必要手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已經成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教師要想擁有淵博的知識,就不能滿足于已有的學歷和已掌握的知識,不僅要注重積累,而且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 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之才,這是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的目標,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就應牢固樹立、多維提升適應育人目標的素養:一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二要有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三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四要良好的求知問學的品行,五要有卓越的奮斗精神;六要勤學創新的品質。 教育觀念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對相關教育現象,特別是對自己所教的學科、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所教學生的主觀認識。它直接影響教師對教學問題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新時代的教師,要著力于完備的課程改革、創造性使用教材、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立足教學自身的科學研究、發展的學科體系構建、敏感的教育職業特性等層面,充實、完善、提升教育理念,與時俱進于日新月異的教育形勢巨變。 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是指教科書、粉筆、黑板和掛圖組合的口頭講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絡技術也融入了當今教育體系。立足時代發展,作為教師就應將傳統與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以教學手段的豐富滿足于當今學生自我個性化教育需求,增強教育傳智的立體功能。 四、詮釋新時代“挑山工”精神,要踐行于激情滿懷、凌攀高峰的豪氣 一級又一級的臺階,一件又一件的貨物,在登山盤道上,臺階雖有止境,而挑擔遙遙無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泰山挑山工的日常,除了辛苦,更多的則是單調與枯燥。工作是機械的,軀體是勞累的,但泰山“挑山工”不管山高路遠,始終以奮斗的姿態往前走,以滿懷的激情向上攀,風雨無阻、無怨無悔;在重大挑擔任務面前,挑山工們步調一致、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征服“十八盤”,登上“南天門”,到達“玉皇頂”,正是這種凌攀高峰的豪氣,讓他們領略了沿途的豐富光景,飽覽了極頂的無限精彩,暢快了激昂的人生豪邁。 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雖面對不同的求知個體,但傳授的是難以更改的、約定俗成的知識重復,久而久之,勢必會帶來職業倦怠的疲憊。同時,教師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教師所充當的多重角色: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活動的管理者和日程的心理治療者;既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家長及學校的需要,又要成為家庭中的主要勞動力和社會的模范公民:這使教師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出心理調節,從而造成教師角色的過度負荷,表現出煩躁、沮喪、敏感、過于苛刻、追求完美等職業疾病。我們深知,一旦如此,教師的職業價值觀和幸福感必將謝幕,只是冠以教師稱謂的、毫無生命力可言的“軀殼”。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身為教師,只有胸懷“泰山有頂我為峰”的豪情壯志,把人民群眾對幸福教育的美好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飽滿的精神詮釋教師價值,愛崗敬業、悅納現實,善于交往、悅納他人,自知自尊、悅納自己,學會角色互換,掌握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勇攀高峰的胸襟境界,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昂首闊步、砥礪前行,獲取教育實績的成就感和成功感,讓自我價值得以完美呈現,打造出人生自我的五彩斑斕。 五、詮釋新時代“挑山工”精神,要恒定于腳踏實地、永不懈怠的銳氣 泰山挑山工一次要挑100多斤的擔子,走7公里多的陡峭山路,攀登六千余級臺階,迂回曲折中盤旋而上。作為常人,即便是身無他物、輕身而上,也倍感艱難,更何況是山勢險峻的重擔在肩?泰山“挑山工”艱難之處咬緊牙關,絕級之上提起精神,一步一個腳印,一刻不停歇,一絲不懈怠,泰山壓頂不彎腰,“快活三里”不逗留,擔子始終在肩上,腳步始終在路上,目標始終在山頂,憑其抗挫的頑強意志和一往無前的銳氣,拾級而上、勇攀峰巔。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奮進在新時代,處身于教育前沿,難免要遭遇教育事業發展中的諸多不順。教育事業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個性懸殊、參差不一的受教個體,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我們教育付出與收獲的巨大反差,如此種種,我們既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怠,更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只有以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方能干成一流事業。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大力弘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就要挑擔不畏難、登山不畏艱,坦途不歇腳、重壓不歇肩,在勇挑重擔中磨煉意志品質,在狠抓落實中錘煉過硬作風。教育規律就是讓真正有才華,有學識,有思想的人,把他最自信的領域的東西,通過教學的方式復制給想要去學習的人;而想要學習的人可以去選擇自己能接受的,并能快速進入狀態的學習方法,這樣老師是自信的,學生是自愿的,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教育過程中,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既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持之以恒抓好教育常態,就可在實現教師自身價值的同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從來沒有捷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重視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瑣碎的每一個細節,認真引導學生做好每一件日常小事,讓學生在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小事中去經歷、去體悟、去成長,讓他們的心靈在充分自由的空氣中得以靈動、舒展和豐盈,讓他們在靜靜的經歷與累積中去發生質的變化,就能開出絢麗的生命之花,成為最好的自我,綻放出生命的精彩與神奇! 六、詮釋新時代“挑山工”精神,要秉持于人師世范、境界高遠的骨氣 在諸多職業中,挑山工因其出賣苦力、價值低廉,而被視為社會的底層。但相對于游手好閑者、坑蒙拐騙者,等等一切混跡于社會的小人浪子,挑山工憑借自身的勞動在社會生存,他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光明磊落、襟懷坦蕩,他們就是最偉大、最高尚、最純潔、最坦蕩的自食其力者。在內心,他們秉持的是心靈的操守;于靈魂,他們固守的是為人的本色。錚錚硬骨,我們看到的是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拳拳誠心,我們體味的是文化大義的代代相傳。 社會流有“家存三斗糧,不當孩子王”的俗語,更有“臭老九”的蔑稱,教師地位可見一斑,與挑山工職業可謂相師相稱。時過境遷,如今的“挑山工”已演繹成一種精神的代名詞;教師業已成為社會尊重的高尚職業。幫助學生健全他們人格,樹立正確“三觀”,已成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職業特性的具體呈現,時代在進步,教育在提升,經歷教育的幾次重大變革,不變的應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使命初心。 教師,不是單純的職業,也不是純粹的事業,而是以人為本、終生向著明亮遠方前行“心靈凈化師”。面對橫流物欲,我們要依然保持著那份定力,堅守“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信念;面對教育的喧囂,我們要依然保持著淡定與從容,以教育者的眼光和實踐者的姿態加以理性的審視與判斷,秉承“擇其善者而從之”的準則;面對各種誤解甚至不公待遇,我們要依然堅信教育的美好,依舊抱以滿腔的熱情,始終恪守內心深處的那份崇高,始終有著對教育深切的迷戀,把教育當成自己的情感皈依,讓教育信仰永遠成為自己的心靈圖騰,以教育情懷固守對教育的牽掛與守望。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如今,歷史的巨輪已行駛到一個新的航站,站在兩個百年的時代交匯點,我們深知“水越長,路越險;行越遠,心越堅?!毙蹨喌奶┥皆杏斯庹涨?、彪炳史冊的泰山“挑山工”精神,勤勞質樸、勇敢進取的泰山兒女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精神的豐富蘊涵,放眼新時代,置身“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必將不忘初心,將理想信念銘記心間,把教育責任勇挑在肩,勇做新時代教壇“挑山工”,傾心于泰安教育的一方沃土,揮灑熱血、砥礪青春,譜就輝煌壯麗的嶄新詩篇: 信仰堅定無旁騖,履職盡責敢承擔。腳踏實地終不懈,志攀高峰永向前!
姓名:秦皓舒 性別:女 單位:泰安一中 職務:英語教師 職稱:一級教師 手機:15169824291 電子郵箱:chenniansanyue@163.com 通訊地址:泰安市青年路117號 郵編:271000聯系電話:15169824291 |